欢迎访问湖南省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官方网站

当前位置: 大运概况   >   新闻资讯   >   赛场速报   >   正文

运球成风,三金两银一铜背后的拼搏

作者: 王棨 孔鑫 赵杰祥 易晶晶   信息来源:宣传部    发布时间: 2022-10-12

多板相持,变线突破,大力扣杀,回球下网……随着最后一颗白球落下,比分定格。一声声呐喊迸发,响彻在岳阳第十四中学体育馆上空,9月25日,学院组男子组乒乓男单项目落下帷幕,为持续7天的乒乓球比赛画上了句号,来自湖南理工学院的男子乒乓球队队长张华威摘下桂冠,这是湖南理工学院乒乓球代表队斩获的第三枚金牌。此时,台上,张华威手捧奖杯,被金光照得明晃晃的眼中是可见的激动与欣喜。台下,整支队伍的目光投向他,欢呼声不息,如同他们与乒乓球的故事般未完待续。


湖南理工学院乒乓球代表队合照


学院组女子单打、男子单打、男子团体金奖,女子团体、混合双打银奖,男子双打铜奖。历数在本次大运会上湖理乒乓球代表队的屡屡战绩,女子乒乓球队队长张艺干脆地说道:“没有什么特别的,每一场就是拼!我们都想拿到好成绩,能给学校争光。”

此次湖理乒乓球代表队共男子、女子两支,共五男五女,年龄层从大二涵盖到研二,专业层从体育学院到非体育学院,实力层次从业余到专业。“相对于对手院校,我们队伍的起点不高,我们只能苦练、狠练、科学地练。”教练曹石见坦言道。经过1年的初步筹建后,今年4月,曹石见开始着手最后出战运动员的考核与筛选工作,经两轮校内淘汰赛后,女子张艺、靳一菲、谭玉萍、邝烨、胡嘉希及男子张华威、孟辰阳、曹一鸣、张秩玮、马宏宇脱颖而出。



比赛精彩瞬间


6至9月学校紧锣密鼓地组织进行赛前最后的备赛,一天两练,日均6小时,从基础技术训练到技战术训练,从体能训练到实战训练,一刻都无法松懈。靳一菲、孟辰阳二人更是被伤病反复困扰,上午去医院治疗、下午及晚上继续训练是他们的常态。“每次训练起码要换4、5次衣服,汗一路流到裤腿,湿得透透的,一坐下地面就积了一滩水,到第二天都没干。”张华威回忆起备赛时大家的训练状态,这幅画面便涌上心头。

刻苦备赛更为的是比赛场上的不同凡响。9月18日比赛打响,全省优秀的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汇聚于此,赛场波谲云诡。观察对手、调整策略、保持心态,每一个球都至关重要。“女子8进4那一场就是‘生死局’,输了那场我们就止步于此,菲姐在打的时候,我紧张地绕场地走了两圈,不敢看。还好,她顶下来了。”张艺回想起同女队员一同走过的比赛,这一场仍印象深刻。“那场决赛双方咬得很紧,我当时一直在心里对自己说,一定要把球搓住了。”靳一菲如是坦言道。而正是她在压力面前稳住了心态,才让队伍得以披荆斩棘,摘下女子团体银牌。

张艺、张华威分别作为女子乒乓、男子乒乓队伍的队长,“我们俩不可以输球。”这样的高标准督促着他们需要在比赛场上发挥到极致。不负众望,在女子单打及男子单打赛场,他们用实力守住了每一颗球,各自都捍卫住了金牌的荣誉。

然而,赛场上仍存遗珠之憾。男子双打四进二的关键局赛场上,孟辰阳、曹一鸣作为代表应战,面对势均力敌的对手,突破口和心态愈发困难、焦灼。“当时已是6比4领先,一个暂停过后,我们的心态有些波动,发挥也有所收敛,最终没能守住,和有希望的金牌擦肩而过。”孟辰阳坦言道,语气中尽含可惜。曹教练对此鼓励道:“尽力争取,尽力做到最好,在未来的赛场上,一定能看到更成熟的他们。”


126E7

乒乓球比赛颁奖


他们,这样一群热爱乒乓球运动的青年人。乒乓球于他们的意义,是谭玉萍的烦恼“回收站”,正如她所说:“当我拿起球拍,就忘记了所有的烦恼”;也是胡嘉希口中所言:“以前只是将乒乓球作为锻炼身体的方式,但它逐渐成了我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”诚然所见,乒乓球的意义已不止于竞赛场上的分量,更化成他们每个人心中最虔诚的力量,在日后的无数个进取的日子里,他们也将保有那份拼搏的激情,向着更好、更卓越的目标一次次进发。(学生记者/王棨 孔鑫 摄影/赵杰祥 易晶晶)

 

Copyright  湖南理工学院 2010-2019 .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湘ICP备05003891号-1 湘ICP备05003891号-2  湘教QS3-200505-000078  湘公网安备 43060202000045号